追寻与邂逅
灵山脚下微光现,拈花一笑万物生。
晨光熹微、烟树素淡,在梅子黄时步入拈花湾,因了雨点的濡湿,一切都带着潮气与凉意,鞋底湿了,发丝湿了,空气里有淡淡的薄荷气息在流转,你轻嗅,还有一缕腼腆的幽香,这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,仓促却留有余香。
我以为拈花湾不过是青砖黛瓦的江南小镇之一,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,但循香追寻,才发觉它藏匿其中的你。步入深处,看见牌匾上写四个字:“禅心香道”。跨入门槛,屋内青烟袅袅,大小不一的香炉错落有致,墙隅木桌边端坐一女子,该是这间香铺的主人,那女子面容平静,端庄娴雅似一尊观音,手里的那只香炉便是净瓶。
良久,她才发觉我进来,用一口软糯的无锡乡音对我说:“坐吧,我教你制香篆”于是便递一只香炉给我。我学着她握起香筷,耳边仍是街上游人的喧嚣,却发觉铜制的香筷搅动香灰时总不安分,相互磕碰。那女子神情自若,宛若拈花的天仙,香筷不能握太紧,松松的才好搅动。
”语气平和似窗外的细雨,入了我耳,我追寻你的,微微松开手,那双香筷竟也舒展开来,慵懒地倚在我的手中,一缕光闪现在我的脑海中,世间万物都要给其以足够的空间才可舒展出自己的姿态啊!我知道这是你与我的又一次短暂邂逅。
烟雨霏霏重江南,微微的雨飘飘的风,雨点依旧悄无声息地降落在窗上,古朴的街灯亮起来了,月色倾泻下来,不知那是否就是我刚才追寻到的那缕思想的光。搅完香灰,我把香筷正欲放入香瓶中,却见她正用一条香巾细心擦拭着香筷口中喃喃道:“香筷擦净了,下次制出的香才会澄澈,纯净,禅道其实归根是擦拭之道啊,”我取淡青色的香巾,细细擦拭,顿觉心跳徐缓起来,怕是因拭去了上面的尘埃,减轻了它的负担吧?正如神秀大师所说:“身是菩提树.心如明镜台,朝朝劝拂拭,莫从惹尘埃。”伴随僧人那颗禅心,追寻你方悟。人心亦要擦拭才能不染尘埃,我再次幸运地与你邂逅,不过这次你放缓了脚步。
又一道光正在我与她的思想间飘过,我追寻你赋予我的光它指引我要静心,更要净心。
仍是那般儒雅,她帮我取了一只牡丹形的铜篆轻放在香炉里,便去忙着撒她自己的香粉。起初,我总是将香粉不小心撒出铜装的凹槽,抬头观她才顿悟香篆之道。那女子每次只舀几粒香粉,如此循环住复。我不再贪多,每次只舀几粒,终于,揭开铜篆时,一只壮丹静卧香炉之中。 忘了时间,看一眼表,光是撒香粉就耗费近一个小时,与你邂逅的时光匆匆逝去,追寻到的光轻语我耳畔,禅心香道,”莫过于追寻那颗不贪心,一生只求做好一件事的忱心罢了。这种纯粹,让我意识到你,不同于尘埃,尘埃只需随意地落,便已是尘埃;你却要慢慢洒,方才成真正的你。
这确是你与我邂逅,留给我绵亘的光影。
沉思片刻,你引我追寻古人,范成大在《骏弯绿》里写:番禺人作心字香,用素茉莉未开者,著净器,薄劈沉香,层层相间封,日一易,不待花焉,花过香成。”原来你早已化为一束文化的光,从古一直照向今人,邂逅他们的一个个春秋,又度过了多少个沧海桑田,我追寻你感悟,静心,净心,更求心境,你化作光照亮了我的心灵,涤净了我的灵魂,让我追寻着你的光影,一步一步踏入新的心灵圣界。
拈花一笑,灵光闪现,追寻与邂逅,你留下的是那思想的光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