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与光
作者:杨明宇
那是金色原野里飞扬的朵洛荷,是高岗上响彻云霄的山谣,是路边放养的牛羊,是酒坛里醇香的燕麦酒,是黝黑的皮肤,是强健的体魄,是清脆的月琴,是欢快的达体舞,是明亮的火塘,高举的火把——那是彝人的光。
拐过一弯又一弯,那熟悉的火塘已近在咫尺。天色暗了下来,远处隐隐有山雀的鸣叫,羊群也回了家。小镇上土色的墙,黑色的瓦,一切都还是老模样。我望着山脚,家家户户隐隐飘闪出点点火光,那是火塘的光。山间的夜色早已被红色的火光点亮。天上的星星如羞怯的少女,躲到云层身后。那火光忽明忽暗,一闪一现,不熄不灭。在火塘边,我们喝杆杆酒,吃砣砣肉,唱起歌,跳起舞,把一天的烦恼都抛诸脑后。夜静悄悄的,我坐在火塘边,凝望着“噼啪”外冒的火星子。火光映在我脸上,把温暖和幸福透进我的心中。不禁想起了儿时。那时,我爱在火塘边打跳耍,一只脚刚跨过火塘,便被外公的大手拽了回来。“不准跨!”外公板着脸说,“火塘可是跨不得的。”说着,我的屁股上便重重地挨了两个巴掌。我闷着委屈却又不敢作声。外公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跟我讲:“憨娃儿,咋个要跨火塘喃!人是火造的,没有火就没有人,有了火才有世界。人生下来第一眼看见的便是火塘。人死了又是要还给火的。有句老话说,生于火塘边,死在火堆上。火塘就是我们彝族人的希望。你跨了火塘,火神咋个保佑我们平平安安,咋个保佑你考大学啊?”
从那以后,对火的敬畏便烙在我的心里。火是家族的传承,是彝族的精魂,是世世代代彝人的信仰。
如今,一个人在外读书,经常会想家。想念大平坝上蓬起的火把堆,想念男女老少在火堆前唱歌,跳舞。火苗不停地向空中蹿去,就像一条条红红的火蛇。火堆旁舞蹈的男男女女穿着红、黑、黄的服饰在火光中摇曳生姿。这些储在我记忆的深处,就好似有无数双手在背后支撑我前进的步伐,又像无数的火把在前方点亮我前进的道路。在火光的忽闪中,阿爸的声音一遍遍在耳边响起:“孩子,不要怕。”我深知,勇敢已融入彝族人的血液,构建起彝族人独特的基因。让先祖们在党和国家的指引下,从奴隶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。一步跨千年,不正是彝人勇敢的写照吗?
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从夸父追日到普罗米修斯偷火,到彝族的英雄阿普笃慕盗火,再到阿衣迭古与火塘。火一直在给人类无限的光明与热量。在彝族神话中,火神阿衣迭古带兵打仗,训狗打猎,活捉毒蛇猛兽。他死后“尸体烧成灰,灵魂变成火。一千年不熄,一万年不灭。”他便是彝人心中的保护神。“人有迭古火,成为万年灵,黑夜走山路,山路多明亮。猎人带身上,山鬼不近人。妇女带身上,保佑一家人。”
历史上的阿衣迭古一直是彝人心中的光,但在这个时代,党才是点亮我们前程的光芒。我生活在新时代的庇护下,长在火塘的温暖中。正是那团火光,让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中,勇往直前,追寻梦想;不惧黑暗,光明磊落。我将带着这火种在前行的路上披荆斩棘,发光发热。 通讯地址: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金环南路118号
学校:会东县和文中学 班级:高2020级九班 指导教师:尹凤
联系电话:136181715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