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...
×
赛区 ×
联系组委会:010-81058152 联系网站:
  zwdsgw@163.com   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!
登录/注册

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
初中组 0 许洺赫 《山东教育报》(中学生)
时间:2021-11-28 点击量:355 推荐量:0 评论数:
				

语文的力量

语文的力量 挥毫,一篇妙手偶得巧若天成。一笔一划,是多年墨的沉淀,是时间的凝结。 这是语文,是中国的文脉,是黄土地精神的脊梁,承载民族的生命,从《诗经》的简单韵律中饱含的对自然的向往,到《史记》的时代的记录,我们的文化悄然生根发芽,到五代十国对国家的担忧,盛唐时期,对生活的享受,隐居山中安神的田园沙场,心里的荒凉孤寂,这文脉不断伸展,随着时间推移,深深扎进了土地,涌出了李煜,李白,苏轼,纳兰性德这样的人物。 语文对我来说,是美丽的代言,有一篇课文《“飞天”凌空》就生动形象的诠释出。开头的一段介绍,将我们迅速拉入场景中,你坐在观众席上,斜侧方向十米高台的前沿,一位中国姑娘站在上面,飞鸟掠过她的身旁,你看到她镇定自若,自己心中却替她捏了一把汗。这是语文魅力之一,让你切实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,而每次回味的感觉不同,使你充满新鲜与好奇,剪接这个跳场面1.7秒的场面被拓宽到约莫200字,她双臂的姿势,它在空中停留的场面,仿佛能看见她日光下镶着的金边,形成一幅仅存于你脑海中的、独一无二的画,待她在空中的翻腾和转体完成后,钻入水中,一股欣喜与自豪,在你心间化开,你可以从中感到欣喜、愉悦。 语文是一刻的时间,铭记令人激动的时刻。 还有一篇课文,《孟子三章》。讲述景春与孟子的讨论,在文中,孟子愤慨地说:“以顺为正,妾妇之道也。”表达了对纵横家的不满与调侃,据理力争,向众人阐述了大丈夫的要求。 语文是一把锋利的刀刃,刺破虚伪的面具。 《岳阳楼记》表达作者身居江湖,心忧国事,虽遭迫害,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斗志。“微斯人,吾谁与归。”一句话结语,悲凉慷慨,一往情深。吃苦在前,享乐在后的品质,他用文笔记下,以告自己和朋友。 语文是一个牢固的载体,承载着人们对人生的向往。 “阿房宫赋和华清池都已片甲不留,李杜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,世上绵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——思想与精神。”文化的力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边界,将我们带入到任何一个时期。隔着文字触摸到当时的人文风情,体验到历史文化积淀中产生的情感共鸣和脉搏跳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