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时光的想象
天地浩然,斗转星移,然赤胆忠心,千年不朽。
崇宁二年,河北一农家的婴儿正啼哭,忽大禽若鹄,飞鸣室上,于是他被取名为飞,字鹏举。 此人便为岳飞。
少时,他寡言少语,常手捧《左氏春秋》。如其名,他早已有鸿鹄之志,于是拜得一师傅,习了一身好武艺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宣和七年,金大举南侵,百姓颠沛流离,北宋整个王朝奄奄一息。亲身经历这一切的岳飞,决心从军,母亲在其背上刻下“精忠报国”四字为训。他从一小小兵卒作起,仅参加了几次战斗就已锋芒毕露。但他不能阻止北宋的灭亡。“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!”他随力主抗金的宗泽南征北战,身先士卒,冲在战场的最前方。建炎四年,岳飞带领岳家军收复了建康,而金兵横尸数十里。与此同时,他在朝廷上也渐渐声名鹊起。
十年征战,岳飞收复了朝廷的众多失地。绍兴十年,岳飞继续北伐,他采用“连结河朔”之谋,所到之地,百姓皆箪食壶浆,军队亦纷纷响应配合,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节节败退。救国抗金胜利在望。
在此关键时刻,南宋朝廷却连下三道诏书,要求岳飞班师回朝。其欲进一步抗金的想法被驳回,无可奈何只能回朝。他仰天长啸,怀着满腔悲愤写下了《满江红》;亦留下“社稷江山,难以中兴!乾坤世界,无由再复!”的失望。
壮士一去兮不复返。绍兴十一年十二月,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。而他的供状上赫然写着八个大字:
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!”
哀哉!一代豪杰,身披战甲,手执长枪,骑铁马跨冰河,本应或埋骨黄沙,或解甲归田,却被同胞兄弟陷害,含千古奇冤而死。他所期望的海晏河清,国泰民安亦未能实现。
但风波亭上,其身虽死,英魂仍存,无数军民为他伸冤,哭声如雷。绍兴三十二年,其冤屈终被洗刷,岳忠武终于可以瞑目。
今天,岳飞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,他的碧血丹心亦作为一束光,照亮了千年来广大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。
岳忠武,现今中原大地歌舞升平,您可喜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