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...
×
赛区 ×
联系组委会:010-81058152 联系网站:
  zwdsgw@163.com   随时欢迎您的来信咨询!
登录/注册

组别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赛区
初中组 0 崔涵雅 冯大为 《山东教育报》(中学生)
时间:2021-12-03 点击量:250 推荐量:0 评论数:
				

《追寻那一束光》

追寻那一束光 聊城二中附属东苑中学初一年级七班 崔涵雅    心系光明,何惧黑暗?    ——题记    每当我迷茫时,那束光总会指引方向。每当我困惑时,那束光总能拨开云雾,让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我的身上、心上。    我做了一个梦,一个长得不能再长的梦……    四周是灰暗的,我极力的想看清什么。忽然,一束光,撕开这层黑暗,我的眼睛被光线刺着,再一睁眼,发觉自己居然来到了一座山的山脚处,我看了看自己竟然是透明的。这……是哪里?我四处张望着,观察周围是否有人,也好知道自己这是在哪里。我望见前面走着一个人,青衫黑发,我跟上去想看他的面容,嚯,这人长得可真是标致,不仔细分辨还以为是个小姐姐。眼前的这个人眉清目秀,肩窄却不失少年郎应有的阳刚之气,他一直往山上走,我没办法,只好跟着他身后一直到了山顶。山下秀丽的景致一览无余,我突然意识到,这…这不是五岳泰山吗?我的心里一阵激动,看着那位公子,他站在山尖上,轻轻的吟出一句诗: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我的心狂跳不止,他, 就是杜甫!那个我想要跨越时空去触摸的人,现在就站在我眼前。还停留在激动和喜悦中的我,没有感觉到身边的景物已经与先前截然不同了。又是在林中,我听到拉弓射箭的声音,回头一看,这次是两个人。除杜甫之外,另一个人一袭白衣,我大抵已经知道,这位“仙人”是谁了。我循着物体从空中砸落在地上的声音去看,两人射下了一只鸟,虽小,但这般技艺还是让我惊叹。那二人从阳光下走来,林中刮过一阵微风,吹得树叶“沙沙”直响,叶子的阴影映的那两人的身影在林中若隐若现。两人边笑边谈论着:“能与太白兄在此相遇,真是子美好运气。”“哪里有,子美,你有没有修过仙?哈哈哈…”那人爽朗的笑声被风捎过来,在林中回响着。李白,不愧是“谪仙人”,一双细长的满溢着笑的桃花目,稍高挑的鼻梁,我再也不愿相信百度上的画像了。两人白日里携手同行,晚上共被同眠,喝酒、访友、吟诗,日子好生快活。后来,高适也出现在我的视线里,这人也俊俏的很, 身上、骨子里净是少年郎的意气风发。    总有分别的那一日,三位诗人各自踏入人生旅途。这次我注意到了,情景像是被特意安排好的,我看着李杜二人最后一次见面、畅谈,分别。分别时,李白送了杜甫一首诗,其中就有:“何时石门路,重有金樽开?”“飞蓬各自远,且尽手中杯!”可惜了,这“金樽”终究没有能够重开。我被带入下一个情景。    啊,这里是长安。杜甫时年35岁,之后在长安的十年是对于他来说一个极大的转折点。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京城,是盛唐的长安。唐代著名的诗人很少没有到过长安的,他们都爱用他们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、城防的整饬,统治阶级豪华的生活和日日夜夜在那里演出的兴衰隆替的话剧。杜甫的眼光却并没停留在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。他一年年的住下去,在这些事物以外,他还看到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。在长安的这10年里,我看到杜甫满怀期待与信心的参加考试。却被嫉恨文人和艺术家的李林甫给残忍欺骗,他悲愤极了。好巧不巧,此刻他个人的经济情况也在发生极大转变,他一天比一天穷困。我看着他那双极好看的眸子,想起当初在泰山顶上他眸子里闪出的光,现在已不见踪影,可他以后还会更苦,我的心有些发痛,我只能看着他坠入那深不见底的山谷,没办法, 眼前的他也只是个幻影罢了。    在这过程中,那首让我铭记于心的诗,在他笔下泉水般涌出: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”再后来,他跨过自己的阶级局限,看到受苦受难的百姓,他写出《兵车行》、《前出塞》。他为被剥削、被奴役的人民写诗。之后的流亡里,他的儿子在秋天里饿死了,是个还未满周岁的孩子,做父亲的怎会不痛?可他忽地想起自己,既不用纳租税,又不用服兵役,如今这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穷苦无归和长年远戍的人,他们的痛苦不知要比自己多多少倍!想到这里,他的忧愁又归于天下、归于人民了。    《春望》、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是我感触极深的两首诗,尤其是“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”却还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,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还有他对待诗的态度: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。    我看着他在舟上倒下,眼中蓄满了泪水,这个伟大的诗人的一生结束了啊!也好,他太苦、太累了,休息也好。视线被眼中的朦胧挡去了。    梦醒了,我抬手一摸,枕头已湿。我久久不能走出来,这个伟大的诗人,深印在我的心中。我揉了揉还未干的双眼,拉开窗帘。光涌了进来,啊,是他啊。同时一束光照在心间,我咧开嘴由衷地笑了。 (指导教师:冯大为)